一、茶叶初加工车间的通风系统配置
茶厂初加工车间需要配置组合式空调机组(AHU)与机械通风系统。这类设备需满足每小时8-12次的换气次数要求,有效控制车间内茶青水分蒸发速率。在绿茶杀青工序中,高温排湿系统需保持环境温度在220-260℃区间,同时配备离心式排风机及时排除水蒸气。如何平衡温度与湿度参数?关键在于选用具备智能联动功能的DDC控制系统,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调节新风阀开度。
二、萎凋车间的温湿度精准控制方案
红茶加工中的萎凋工序要求环境温度稳定在25-30℃,相对湿度控制在60-70%范围。建议采用模块化除湿机组与可变冷媒流量(VRF)空调系统组合方案。在大型连续化萎凋槽上方,需要安装均匀送风装置,配合超声波加湿器实现微环境调节。针对传统工艺中的自然萎凋房改造,可加装转轮除湿机(Desiccant Wheel)和空气幕隔离系统,有效阻隔外界温湿度波动影响。
三、发酵室的环境参数保障体系
普洱茶渥堆发酵车间需要特殊设计的恒温恒湿机组,温度控制精度需达到±1℃,相对湿度误差不超过5%。推荐使用带三级过滤的净化型组合空调箱,配合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。在设备选型时,应重点考虑耐腐蚀材质的风管系统,特别是接触茶多酚氧化产物的金属部件需进行特氟龙涂层处理。如何实现发酵过程氧气供给的精准控制?可通过智能新风系统与发酵槽底部通风管网联动完成。
四、干燥车间的热能回收系统设计
茶叶干燥工序涉及大量热能消耗,现代茶厂多采用热泵型烘干机组配合余热回收装置。热管式换热器(Heat Pipe Exchanger)可回收排风中的显热与潜热,使系统综合能效比提升30%以上。在链板式烘干机配套系统中,需要设计分层送风结构,确保热风均匀穿透茶层。特别要注意的是,乌龙茶做青间的缓苏过程需要独立的环境调节单元,避免与高温干燥区产生气流干扰。
五、成品仓储库房的保鲜环境构建
茶叶储藏库要求温度维持在0-5℃,相对湿度不超过50%。建议采用双冷源除湿机组与二氧化碳载冷系统,这种配置可确保在南方梅雨季节仍能维持稳定参数。对于高价值名优茶存储,需要配置带分子筛吸附模块的空气净化装置,有效去除环境中的异味物质。在大型立体仓储系统中,还应设置气流组织模拟系统,避免出现局部温湿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的"死角"区域。
现代茶厂暖通设备配置需要紧密贴合制茶工艺流程特点,从鲜叶处理到成品仓储的每个环节都要建立精准的环境控制体系。通过合理选择茶叶加工温控设备、优化茶厂空气净化流程、完善茶叶储藏环境调节系统,不仅能提升产品品质稳定性,还可实现能耗降低30%-40%的环保目标。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,未来茶厂暖通系统将向智能化、模块化方向持续升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