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冬青暖通设备的核心产品线
冬青暖通设备涵盖建筑环境控制的三大基础系统:供暖系统、空调设备和通风装置。在供暖领域,燃气壁挂炉、空气源热泵和地暖系统构成主要产品序列,其中空气源热泵凭借能效比(COP)可达3.8的优异表现,成为近年市场增长最快的品类。空调设备线则包含多联机(VRV系统)、中央空调和分体式机型,特别在商用领域,模块化设计的冷水机组可灵活适配不同规模建筑需求。值得关注的是,冬青自主研发的智能除霜技术,使设备在-25℃低温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。
二、新风净化系统的技术突破
作为暖通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,冬青全热交换新风机采用高分子渗透膜技术,热回收效率提升至85%以上。设备配置三重过滤系统,PM2.5过滤精度达到H13级别,在保证换气量的同时实现超低噪音控制。针对医院、实验室等特殊场景开发的定向气流系统,通过压力梯度控制有效防止交叉污染。冬青设备特有的智能感知模块,能根据室内CO₂浓度自动调节换气频率,这种动态调节模式较传统设备节能约30%。
三、区域能源管理系统的整合优势
如何实现多设备协同运作?冬青能源管理系统(EMS)通过物联网架构整合各类暖通设备,支持BACnet、Modbus等主流协议接入。系统内置的负荷预测算法,可提前2小时预判建筑热需求,联动地源热泵与蓄能水箱进行错峰运行。在杭州某商业综合体案例中,该方案使整体能耗降低22%。设备配置的远程诊断接口,配合冬青云平台实现故障代码实时回传,将维保响应时间缩短至4小时内。
四、特种环境设备的定制方案
针对数据中心、洁净车间等特殊场景,冬青开发了精密空调系列产品。采用EC风机和双压缩机冗余设计,确保全年不间断运行可靠性。湿度控制精度达到±3%RH,配合三级电磁阀调节系统,可精确维持机房环境参数。在半导体工厂应用中,设备配备化学过滤器,对AMC(气态分子污染物)的去除效率达99.97%。这类特种设备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,支持现场快速组装,相比传统安装方式节省40%工期。
五、节能改造设备的创新应用
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领域,冬青磁悬浮冷水机组成为市场新宠。无油润滑技术使设备IPLV(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)突破10.8,较传统机组节能35%以上。热泵型溶液调湿机组则开创了温湿度独立控制新路径,通过溶液除湿与辐射末端结合,将系统能效提升至COP5.2。在北方煤改电工程中,超低温空气源热泵配合相变蓄热装置,成功解决-30℃环境下的供暖稳定性问题。
从基础供暖设备到智能管理系统,冬青暖通设备已形成完整的节能环境控制解决方案。产品线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需求,特别是在能效提升和智能控制方面持续创新。用户在选择具体设备时,应综合考虑建筑特性、使用场景和运营成本,必要时通过专业能耗模拟确定最优配置方案。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,冬青设备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的技术优势将更加凸显。